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圍繞部省工作部署,我市結合風土人情、市情地貌,探索市級統籌、部門聯動、縣區聯動、群團聯動“一統三聯”新路徑,構建全域聯動普法大格局,在全市上下掀起“尊法、學法、守法、護法、用法”熱潮。
一是市級統籌聚力,以“要素融通”實現“多方共贏”。發揮普法統籌職能,深挖資源稟賦,整合普法資源,聯合宣傳部門印發《全市第七個“憲法宣傳周”工作方案》。精心策劃普法活動,聚焦部門聯動、縣區聯動、群團聯動,強化工作指導,高質量開展“憲法進機關學法、進校園實踐、進企業服務、進農村惠民、進社區暖心、進媒體宣傳、全屏展播”七大系列活動,在豐富群眾法治體驗、擴大宣傳覆蓋范圍、提升法治服務質效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二是部門聯動提優,以“攥指成拳”打破“資源孤島”。壓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對接市級主管部門,市區城市電子大屏、道路交通路口大屏、公交站臺、有軌電車車站、出租車LED顯示屏全天候播放憲法宣傳標語、海報、微視頻,機關企事業單位懸掛宣傳標語、張貼宣傳海報,同步以“送法+志愿服務”“直播+以案說法”等形式聯合開展線上線下百場活動,以聯動效應造濃宣傳氛圍。
三是縣區聯動強基,以“上下貫通”夯實“堡壘支撐”。各地超前梳理往年普法活動經驗,因地制宜鏈接“非遺+”“運河文化+”“紅色文化+”憲法宣傳活動,集聚打造一批“可持續、范圍廣、叫得響”的普法宣傳品牌。淮陰區制作“瓷刻說法”法治非遺短劇,淮安區在河下古鎮大戲樓上演淮劇《竇娥冤》,盱眙縣組織開展“善道邑 善法之行”“戰地黃花”紅色憲法文化宣傳等活動。憲法宣傳周期間,各縣區共發放各類憲法宣傳資料10萬余份,接受法律咨詢500余次。
四是群團聯動惠民,以“民呼我為”贏得“一呼百應”。依托律所大咖、法律明白人、律師聯盟等普法資源,開展法治惠企、法治惠民、法治服務等活動。洪澤依托“洪小蟹說法”線上直播平臺,聯合律師事務所大咖介紹憲法發展歷程、地位和作用以及具體案例,實現普法宣傳知識“帶貨”新模式。組織12348法律明白人開展法律知識培訓以及入戶走訪等活動,發放法律學習資料。淮安巾幗律師聯盟組織律師開展憲法宣傳系列活動,走進社區、校園、農村、機關,開展7場公益普法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