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水網密布、水系發達,被譽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將河湖長制工作作為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實現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協同治理,持續深化河湖長制改革,打造“六橫兩縱五湖”幸福河湖大格局。2021年,我市河湖長制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2020年、2023年兩次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在河湖長制探索實踐中,全市河湖面貌持續向好,生態環境有效改善。
河湖長上崗守好“責任田”。隨著河湖長制的全面推行,我市積極探索創新河湖長管理的方法路徑,通過“實名、壓責、賦能、提效”,著力構建河湖長管理制度“四梁八柱”,夯實河湖專項整治根基,加強制度、監管、科技平臺運用,為河湖長制工作蓄力加碼。我市共明確市縣鎮村四級河湖長3064名,今年以來累計巡河10.93萬余次,交辦整改問題3807件。今年,省河長辦下發京杭大運河“三個清單”(問題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主要涉及雨水直排入河風險以及侵占河道空間違法違規問題。我市堅持系統思維,市級河長現場推動,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跟蹤督辦,區級河長靠前指揮,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整改任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守山護水就是職責使命。我市強化統籌協調,建立健全市級河湖長“三個清單”工作機制,并向縣區全面延伸。今年以來,累計下達市縣級“三個清單”治理任務46個,全部按序時推進,確保完成年度任務。
建設“幸福河湖”打造幸福城。近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度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名單,洪澤湖洪澤片區(老子山—二河閘)經過多輪評比,高分通過驗收,成功入圍。近年來,我市圍繞省、市總河長令明確的幸福河湖建設目標,全域化、系統化、標準化建設幸福河湖,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河湖環境。2022年,我市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區段、漣水縣五島湖獲批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兩縣區以此為基礎全力推進水文化、水景觀建設,特別是金湖縣構建起“五縱五橫”水系,推進全縣全域幸福河湖建設。2024年,我市計劃建設44條(個)幸福河湖,目前縣區級幸福河湖自評估工作已全面完成,市級復核工作全面啟動。淮河干流盱眙段入選2024年擬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名單,建成后將成為公眾游覽、休憩及鍛煉身體的新地標性公共場所,盱眙新的網紅打卡地。2025年,我市計劃建設幸福河湖49條(個),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幸福河湖圖景。
共下“一盤棋”共筑都市圈。12月18日,南京都市圈聯合河湖長制第三次聯席會議在淮安舉辦。2022年在南京召開的南京都市圈聯合河湖長制第一次聯席會議,以“共建都市圈幸福河湖,助力長三角綠色發展”為主題,共同審議發布《南京都市圈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則》,2023年第二次聯席會議推動了更多“共建共享”舉措落地。此次聯席會再商協同之舉,共謀融合之路,提升共治之效。近年來,我市和南京、鎮江、揚州、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等城市,以南京都市圈聯合河湖長制工作為紐帶,在安徽、江蘇兩省水利廳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心城市南京的龍頭帶動下,兩省九市同向發力,加強探索創新,打破行政約束,堅持團結治水,通過簽訂跨界河湖聯防共治協議,推動跨省河湖形成責任同擔、方案同商、規則同守、行動同步、污染同治、資源同享的高質效治水新局面,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和美麗都市圈建設作出貢獻。
下一步,我市將推動跨界河湖協同共治機制向基層延伸,積極構建跨界河道“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生態治理格局。積極參與南京都市圈聯合河湖長制相關工作,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