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開區深挖“銀發人才”資源,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離退休干部作用發揮與基層治理結合機制,精心謀劃、搭建平臺,鼓勵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積極宣傳分享傳播正能量,在助力基層治理中展現新作為。
強化基層黨建助力組織強
擇優推選在職時擔任過黨組織書記的老同志,擔任街辦離退休干部黨組織書記,讓“老書記”在新崗位上發揮“頭雁”引領作用,幫助加強基層黨建提質增效。組織離退休干部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離退休干部黨員與社區黨務工作者“雙結對”共建“銀發先鋒”黨建聯盟,以聯盟為紐帶凝聚力量,提升黨組織書記、老黨員骨干抓黨建工作,社區黨務工作者開展黨建工作的能力。在離退休干部黨組織中選擇從事教育、醫療、法律等方面的退休黨員組建“銀發人才”宣講團,深入社區、企業、學校開展專業知識宣講。以“學思踐悟、翔宇精神照我心”等主題進行宣講活動50余次,覆蓋機關干部、企業青年黨員、青年學生和社區居民群眾5000余人次。
植根特色產業助力增收高
注重發揮老黨員余熱,持續擦亮經開區“南馬廠西瓜”品牌。老書記工作室整合產業鏈資源,創新探索“支部+合作社+瓜農”新路徑,成立西瓜產業黨支部,組織動員200余名群眾加入合作社,形成規模化經營。牽頭邀請技術人員走進瓜田,指導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要點規范,提供技術支撐。帶領群眾走出去。西瓜種植須“種1年荒2年”,轄區土地資源難以滿足,老書記工作室以黨建聯建形式,對接區外黨組織,發動群眾在漣水、沭陽等地承包土地擴展種植規模。提升產量的同時為拓展銷售渠道,組織設置西瓜經紀人聯系點,吸引大城市經銷商直接到田間地頭進貨,有效降低運輸成本。2024年,南馬廠西瓜種植面積5000多畝,產量2000多萬斤,遠銷浙江、上海等地大型商超,經濟效益達3000多萬元。
培育志愿隊伍助力基層穩
圍繞基層治理,搭建平臺、拓展渠道,引導鼓勵有特長有意愿的老干部發揮余熱。實施“銀發生輝·銀齡行動”,招募組建經濟發展、黨建指導、文藝文化、紅色宣講、法務咨詢等百人的“銀發人才專班”、283名志愿者。以1位銀發人才帶領1支骨干隊伍和1個志愿項目的“三個一”模式,對外公示“銀發人才”特長,群眾可“點單”尋求對口幫助。定期舉辦服務項目供需“對接會”、編訂服務清單,實現老干部所能所愿與群眾所需所盼精準對接。搭建“四點半課堂”,老黨員志愿者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義務輔導,面向青少年群體常態化開展傳統教育、法治教育、防溺水教育等。線上開辦“老書記助農直播間”,對外推薦轄區內南馬廠西瓜、希漢大米等農產品。截至目前,累計提供服務項目26個,受益群眾近萬人。
傳承銀齡智慧助力人事旺
依托街道社區,圍繞“一支部一品牌,一站點一特色”思路,組織“銀發人才”對老干部黨支部工作調研獻策,幫助每個支部在堅持抓好“三會一課”傳統組織生活形式的同時,探索信息化工作方法,隨著線上云學習、黨群云議事等“金點子”的落地見效,調動了老同志發揮作用、貢獻才智的積極性。實施“朝·夕緣”結對助才成長項目,通過“手把手”交流互助,發揮老干部的經驗智慧助力“名校優生”青年干部不斷成長,結對項目開展以來,已有20余名“銀發人才”與青年干部結成對子,累計開展進企業、進社區等特色活動10余場次,不斷凸顯經開區“銀青talk”品牌效應。依托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銀發先鋒”黨建驛站等活動陣地及老年大學,組織各類節目開展文化下社區活動30余場次,把正能量的聲音傳遞到基層。全區17個“銀發先鋒”黨建驛站均設立“銀發充電站”功能區,豐富了社區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倡導文明建設助力城市美
充分發揮離退休黨員干部在文明城市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老干部們以“銀發人才專班”志愿服務為載體,同社區干部群眾一起投身到建設一線,發揮余熱、貢獻力量。各街道邀請老干部黨員志愿者們加入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小組,開展“共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等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城市貢獻力量。老干部志愿者們進入樓道、走上街道,噴涂小廣告,打掃衛生死角,實現社區環境的美化凈化。同時向社區居民、商戶、學校發放《淮安市民12條》《中小學生“微九條”》,圍繞12條重點講解倡導的文明行為,引導廣大居民養成文明禮儀、文明交通、文明用餐、文明旅游等文明習慣,讓文明理念猶如陣陣清風,吹遍經開區每一個角落,浸潤群眾的美好生活。
老干部們的經驗和智慧為基層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經開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在助力基層治理的征程上閃耀著銀齡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