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盱眙縣持續(xù)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村(社區(qū))“暖心答卷——黨建引領辦好民生實事”、“雙微”行動為抓手,堅持用好用活“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用心用情破解民生難題,為民生保障“加碼”,讓幸福指數(shù)“升溫”。
訪民情,建“需求清單”。為扎實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提高為民服務水平,盱眙縣持續(xù)開展“敲門問需”大走訪活動,以百姓心聲為尺,以群眾期盼為念,切實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每到一戶,與群眾拉家常、聽心聲,有效收集群眾所思所盼,同時,將民情走訪同重點中心工作相結合,實現(xiàn)“進一回門,辦多件事”。
聚眾力,建“資源清單”。盱眙縣充分調(diào)動力量和資源,積極聯(lián)系轄區(qū)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企業(yè)和商戶、物業(yè)服務公司,推動志愿隊伍、黨建力量、單位資源全部與村(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有效連接,形成“黨建聯(lián)盟”,全面細化服務內(nèi)容,從“封閉自有”轉變?yōu)椤伴_放共享”,積極探索“一站式”社區(qū)綜合服務。目前,在盱城街道已整合41家共建單位資源,組建15支志愿服務隊伍,提供法律咨詢、義診、技能培訓等30余項便民服務,推動基層治理由“單向管理”向“共建共治”轉變。
解民憂,建“項目清單”。在盱城街道沙崗社區(qū)庭院“板凳會”上,街道普法志愿者為居民普及《民法典》,解讀鄰里糾紛、遺產(chǎn)繼承等法律問題。明確“需求清單”和“資源清單”,盱眙縣匹配整合后建立服務項目清單,盱城街道圍繞“一老一小”開設“暖心小棉襖”和“丫丫送關愛”志愿服務項目。不斷構建完善生活保障、人文關懷、精神慰藉服務模式,由社區(qū)黨組織牽頭,列出為民服務“項目清單”,開展義診義剪、法律宣傳、文明養(yǎng)犬等志愿服務活動150余場,通過協(xié)商議事平臺解決電動車停放充電難、老舊小區(qū)改造等群眾急難愁盼11件,切實推動“項目清單”落到實處。
啃下“硬骨頭”,打贏“攻堅戰(zhàn)”。一個個難點問題的攻克,一件件為民實事的解決,讓群眾的幸福感更可持續(xù)、獲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下一步,盱眙縣將深入踐行為群眾辦實事理念,問民需、解民憂、如民愿,實現(xiàn)從“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將“民之所呼”變成“我之所為”,把“民之所盼”變成“民之所享”,讓廣大群眾切實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受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