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陰區立足創新基層治理,成立“老管家”物業糾紛調解室,構建物業矛盾糾紛解決閉環機制,有效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水平,為淮陰區的社區居民帶來更加和諧美好的居住環境。
多元共治聚合力,銀發先鋒顯擔當。組建由老干部、老黨員、老公證員、在職公職律師和社區志愿者等15名成員組成的調解隊伍,憑借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專業的法律知識,為社區居民提供高效、公正的調解服務,形成“銀發力量+專業智庫+網格觸角”的多元共治格局。這支隊伍以“進得了門、說得上話、解得開結”的獨特優勢,成為社區治理“穩壓器”。
雙軌聯動防未然,智慧賦能提質效。創新“數據預警+主動服務”雙軌機制:一軌對接12345平臺,建立“紅黃藍”三色預警模型,對重復投訴、群訴工單提前研判,分片聯動街道、社區、住建等部門開展“清雷行動”,糾紛提前介入率達67%;另一軌打造“線上預約+線下巡調”服務網,通過線上申請、主動介入、部門對接、下沉社區四種收案方式,分流至“老管家”調解員處調解,融合法律援助、仲裁、公證、法治宣傳、行政復議等多種職能,調解不成的引導其通過其他法律途徑解決。
全鏈服務創品牌,法治新風潤民心。推行“調解+”全周期治理模式,初步在8個社區設立常駐調解崗,調解員定期走訪社區,開展排查預警、法律宣傳、糾紛調解,打造“調解+普法+監督”全流程服務鏈條,向社區居民普及物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對復雜糾紛啟動“社區+部門+專家”聯席調解機制,多方協同快速處置。調解室成立以來,共接待法律咨詢378件,受理矛盾糾紛137件,化解矛盾糾紛13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