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協淮安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王蘇君
(2025年1月13日)
一、2024年提案工作情況
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各專門委員會和市政協委員縣區聯系小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重點聚焦“五大內涵”“五大支撐”“四件大事”,積極運用提案履行職責,共提交提案458件,經審查立案420件,其中集體提案95件,委員個人提案325件,經過72家主辦單位認真牽頭辦理,已全部辦復完畢。
(一)聚焦培育壯大新動能建言獻策,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做強縣域經濟、深化項目攻堅、提升樞紐能級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提案123件。姜杰委員關于壯大新能源產業集群的提案,從立足強鏈補鏈、強化科技支撐、重抓人才引育等方面謀前瞻之策,市委史志軍書記高位領辦,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委人才辦等部門采取成立產業研究專班、組織產業鏈供需對接、實施“千企百校”協同創新工程等措施,全力推動新能源產業擴量提質。
(二)立足人民城市人民建獻計出力,助推城市高顏值建設。圍繞提升城市品質、加強城市治理、優化物業服務、推進垃圾分類等方面提出提案71件。針對朱士東、段文揚、薛睿等委員關于“無澇城市”建設、口袋公園打造、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的建議,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資規局、市城管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在組織開展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完善專項規劃、加強市區聯動、推進工程建設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和顏值。
(三)突出強村富民添活力集思廣益,助推鄉村高水平振興。圍繞促進鄉村振興、建設富民廊道、打造和美鄉村等“三農”工作提出提案42件。針對市工商聯、市政協農業農村委和談曉芳、桂玉晟、馬榮等委員提出的以規劃引領要素下鄉、加快強村富民步伐、推進盱眙龍蝦“二次創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耕地保護等方面建議,市委辦會同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和各縣區堅持以鄉村振興為統領,大力構建規劃設計、鄉村建設、產業發展、富民增收、鄉村治理“五協同”工作模式,扎實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四)著眼做強做優軟實力廣諫良言,助推文旅高品質提升。圍繞壯大數字文化產業、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抓好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等方面提出提案49件。徐海英委員關于推進淮安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提案,立足產業基礎薄弱、業態不夠完善、專業人才短缺等方面問題提出9項合理化建議,市委宣傳部以發展數字文化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為主線,全面加強特色文化數據庫建設,積極培育數字文化領軍企業,深入推進數字文化產學研合作,全力打造長三角北部數字文化發展高地。
(五)緊扣民之所盼增福祉深謀實招,助推民生高標準改善。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加強生態和安全監管等方面提出提案118件。市政協教衛體委和鄒勇、王應標、于兆文等委員重視我市縣中振興、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從加強名師培養、優化縣中生源、改善教育環境、拓展交流合作等方面貢獻智慧,市教育局聯合市文明辦、市體育局、市人社局、市婦聯等部門,積極開展“教育名城名校”對標行動和“四個自信”孩子培養行動,全面推行“三進三提三知”工作法,大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回顧過去一年提案工作實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一是強化培育引導,提案質量顯著提高。堅持把提案工作放在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思考謀劃,積極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市政協委員縣區聯系小組聚焦黨政所需、發展所要、群眾所盼,深入開展選題協商、調研協商,扎實抓好高質量提案培育,著力提升建言資政水平,立案提案質量第三方評議綜合得分86分,其中85分以上269件,占比較上年提高8.9個百分點,取得了良好的履職成效。
二是深化協商互動,辦理質效持續改善。堅持把協商民主貫穿提案辦理全過程,積極推動各承辦單位以提高建議落實率、問題解決率為重點,認真執行提辦雙方“三見面”和開門辦案、協商辦案工作要求,統籌兼顧提案辦理質量和效率,切實提高提案辦理質效,提案者對提案辦理態度和實際效果滿意率分別達到99.5%、99.3%,提案辦理質量第三方評議綜合得分89.8分,其中85分以上406件,占比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連續三年實現穩步提高。
三是優化服務保障,工作效能全面提升。強化制度建設,修訂《提案工作條例》,出臺《加強提案辦理工作的意見》和《加強高質量提案培育工作的意見》。強化協作聯動,積極配合重點提案各承辦單位扎實做好市領導領辦督辦活動服務保障工作,推動重大問題解決和重要建議落實。強化工作創新,持續打響“慧”提案工作品牌,不斷完善“慧”提案系統2.0版功能,積極運用“慧”提案系統組織開展評議,點對點反饋評議結果,著力引導提案質量、辦理質量實現“雙提升”。
二、2025年提案工作思路
(一)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始終以黨的創新理論統領提案工作,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別是對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新時代提案工作職責使命,緊緊圍繞市委八屆十次全會提出的“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邁出更加堅實步伐”總要求,切實找準提案履職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努力在建言資政中體現提案價值、在凝聚共識上彰顯提案作用,助推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二)堅持把助推高質量發展作為履職重點,切實提高提案工作質效。嚴格遵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提案工作方針,全面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緊扣市委八屆十次全會部署的“加快產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優化生態環境、推進縣中振興”四件大事15項重點任務和統籌抓好的4個方面工作,鍥而不舍把培育更多高質量提案作為首要任務,積極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發揮優勢、深入調研、精準建言,持之以恒把深化提案辦理協商作為中心環節,著力推動提案各承辦單位通過深度協商解決問題、落實建議、提升質效,促進提案工作在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三)堅持把推進特色化創新作為關鍵之舉,著力增強提案工作活力。健全完善市領導領辦督辦重點提案機制,創新開展政協專門委員會督辦活動,更好發揮重點提案辦理示范效應。優化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評議指標體系和評議機制,做好評議工作組織和評議要求落實,確保評議標準更科學、評議程序更規范、評議結果更客觀公正。強化紀檢監察監督、巡察監督與民主監督協同發力,壓緊壓實提案承辦單位工作責任,確保提案辦理各項規定落實到位。持續優化“慧”提案系統功能,強化系統在提案工作中全過程運用,努力為“三個質量”有效提升提供更優的信息化支撐。
(四)堅持把凝聚各方面合力作為重要保障,努力提升提案工作水平。牢固樹立提案工作“一盤棋”思想,充分調動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運用高質量提案履職的積極性,更大力度推動提辦雙方、主協辦單位之間深化協商互動,努力形成整體推進、協調高效的提案工作格局。進一步優化提案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委員知情明政服務,搭好提案辦理協商平臺,建好協同聯動工作機制,更有效匯聚起提案工作合力。積極運用國家和省市主流媒體講好淮安政協提案工作故事,更好展示委員履職風采和承辦單位提案辦理成效,努力為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