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場監管局全面保障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

    時間:2024/12/24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字號:[ ]

    2024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市場監管局以守牢校園食品安全底線為目標,深化主體責任,細化目標措施,狠抓任務落實,創新制度機制,有力有序推進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工作成效顯著。

    全面發力 推進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周密謀劃部署。結合2024年全市中小學校園周邊環境優化提升行動和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面向全市范圍各級各類學校食堂、學生餐供餐單位、校內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開展春、秋季校園食品安全全面檢查工作。組織市場監管、教育、公安、衛健等部門開展聯合督查,橫向協同,縱向傳導,打造校園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共同體”。局黨委、局派駐紀檢組每周調度推進整治工作,精準靶向縱深推進專項整治工作。

    二是強化督促指導,落實主體責任。結合該市食品安全“三分監管”工作要求,督促指導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認真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開學前完成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自查自糾、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調整、從業人員培訓、個性化風險管控清單制定完善等工作。要求各學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單位從采購食品原料開始,全鏈條、常態化、高質量完成好“三類人、三件事、三本賬”工作。全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線上集中指導和線下點對點檢查,有力有序督促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全面、細致做好食品原料采購查驗、庫存食品檢查清理、環境衛生清潔、人員健康管理、餐飲具及加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工作,確保廣大師生吃得安心、放心。各縣區結合開學關鍵時機,提醒并組織包保干部與監管人員一同走進校園,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及時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以檢查為培訓,提升包保干部業務水平。

    三是強化學習培訓,提升業務能力。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多輪次上門檢查指導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更新完善從業人員健康檔案,針對新調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新到崗的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確保熟練掌握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并做好學習記錄。各縣區結合轄區實際,采取集中培訓考核、現場系統抽考的方式,對學校食堂和學生餐供餐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抽查考核。對全市學校食堂推廣“色標管理法”,夯實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基礎,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四是強化結果運用,嚴格執法檢查。結合省市場監管局校園食品安全第三方風險評估結果,指導縣(區)市場監管局組織精干執法力量,帶著問題和指導意見實施專項檢查。全市上下通過檢查,實地指導解決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以檢查為契機,發現自身監管能力不足之處和過往檢查盲點。對發現的問題,現場錄入智慧監管系統,及時形成問題清單,責令限期整改,對嚴重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對全市717家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進行全面抽檢,對不合格產品及時開展核查處置工作。及時討論交辦紀委監委和局派駐紀檢組交辦的問題,跟蹤推進,閉環管理,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懈、解決不徹底不放手。

    五是強化源頭管控,嚴格供貨商監管。溝通教育部門掌握2024—2025新學年集中招標學校食堂供貨商名錄和品種目錄,對598家中標單位按照區域科學梳理整合,將食品品類進行集中統計和交叉比對,為所有供應商建立信息庫,動態掌握供應品類、行政處罰、隨機抽檢等情況,及時通報預警給教育部門,督促學校食堂和集采集配平臺加強供貨商的篩選和管理。加強信息追溯,鼓勵校園食品供應商通過市市場監管局“一體化信息平臺”流轉進銷貨數據,實現食品流通全過程電子化、食品追溯鏈條清晰化,確保進銷貨數據可追可查。加強對集中采購平臺的指導。對于設立集采集配平臺統一對學校進行食材供應的縣、區,進一步加強對平臺供貨商的監督指導,重點對進貨查驗、檢驗檢測、儲存運輸、菜譜制定等環節進行檢查和指導。推動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信息共享、齊抓共管,對部分食品安全隱患較多、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供應商,及時警示溝通,合力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六是強化協同共治,實施聯合監管。結合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深入落實市紀委“三個一”工作機制,每周開展一次由分管領導帶隊、局派駐紀檢組參與的學校食堂走訪指導活動,重點抽取暑期76家實施改造的學校食堂進行現場監督指導。建立《校園食品安全信息通報交流制度》,定期向教育部門通報校園食品安全案件和校園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不合格情況。聯合學校、主管部門、屬地政府建立完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將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在校園內化解。市場監管、教育、衛健、公安等部門圍繞校園食品安全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開展多輪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立案查處44起,公開發布11件典型案例,發送食品安全風險提示函10份,出臺6項制度文件,制定指導手冊1份,發現解決5起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指導76家學校食堂暑期實施改造升級,實施校園復用餐飲具抽檢1524批次,合格率98.56%,餐飲具抽檢合格率98.77%,位列全省第一。校園食品安全信息通報交流制度受到市紀委書記的批示;校園食品安全接訴即辦工作被省市場監管局納入《江蘇省市場監管領域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和滾動實施清單》;《提前介入幫促指導學校食堂利用暑期改造升級》《淮安市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市學校食堂集中推廣“色標管理法”》等經驗做法受市場監管總局簡報推介,形成了一批特色亮點工作。

    創新模式 壓實責任保食安

    淮安市市場監管局緊緊抓住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牛鼻子”,全面實施學校食品安全“三分監管”新模式,在駐淮高校探索設立“食安驛站”,持續壓實學校、承包企業、市場監管、教育、伙委會以及屬地政府等各方責任,聚力共保校園食品安全。

    一是實施“三分監管”,壓實學校主體責任,有效防控風險。在學校推行食堂分類、風險點分級、監管分等的食品安全“三分監管”新模式,配套實施“強基工程”,提升一線監管人員檢查指導水平。一方面,針對自營和承包經營兩種情形,圍繞建立“學校—食堂—承包企業—供餐檔口—供貨商”的全環節食品安全責任鏈條目標,從組織架構、管理制度、工作標準和流程、考核獎懲等方面進行規范。對承包經營的食堂實行食品安全“雙總監”制,引導其采取色標管理、智能晨檢、智能食品留樣、AI智能抓拍等手段,實現管理水平提檔升級。另一方面,指導學校對各個食堂分崗位制定個性化風險點管控清單,按崗位配備食品安全員,對高風險點在對應關鍵控制點公示并明確防控措施和責任人,通過“日管控”每天必查,對中低風險點,堅持每周檢查一次,避免了主體責任落實“模板化”現象。學校食堂注冊率100%、考核率100%、三類人配備率100%、三件事落實率99.46%,長期處于全省前列。

    二是設立“食安驛站”,夯實社會監督責任,凝聚師生合力。為解決高校師生訴求處置不及時、滿意率不高等問題,市市場監管局著力規范高校食堂投訴臺、留言冊、“餐廳110”線上投訴平臺等工作流程。同時,組建高校食品安全青年志愿者隊伍,讓志愿者擔任市場監管部門的“情報員”,對學生有訴必應。指導淮陰工學院率先設立“食安驛站”,整合學校處理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各方資源,進一步暢通“即訴即辦”渠道。食安驛站實行學校領導帶班,校餐飲服務總公司、伙委會與承包企業輪流值班制,提供投訴受理、處置、反饋“一站式”服務。日常開展營養知識、食品謠言、制止餐飲浪費等科普宣傳,提供“茶吧式”交流場所,讓學生會、伙委會在食安驛站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活動,并提供免費茶水、失物招領等貼心服務,全力提升師生對驛站的認可度,全市已建成食安驛站9個,力爭把校園里的食品安全投訴爭議閉環在校內,將師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整合于驛站,及時高效解決師生訴求,切實維護師生權益。

    三是推廣色標管理,提升服務保障水平。組織編寫、發放2200份《淮安市餐飲服務色標管理視覺識別系統》手冊,系統梳理餐飲服務色標管理的標志色、樣式示例以及八個大類的標識使用方法,提供了大量實景圖例供學習參考。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食堂在日常管理中引進“色標管理法”,針對餐飲食品加工處理不同流程、加工區域、食品種類、工用具等,分別采用紅、藍、綠、黃等顏色進行標注并分類管理,最大限度減少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避免食品交叉污染的發生。組織學校食堂管理人員集中學習和交流觀摩,幫助解決“色標管理”具體落實中存在的“物品定位不準確”“色標使用不統一”等問題,推動從業人員根據標識在指定區域使用指定工具進行相應食品加工操作,逐步完善規范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已有521家學校食堂已采用“色標管理法”,覆蓋率達72.7%,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綜合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以案為鑒 瞄準重點再排查

    10月中旬以來,為縱深推進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淮安市市場監管局以案為鑒,聚焦學校食堂大宗食品源頭管控,以肉類及其制品為重點,強監督檢查、強信息追溯、強部門聯動,專項整治行動再發力、再深入,全力保障校園食品安全,新一輪的全面自查和重點再排查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一是快速反應,排查工作再嚴密。媒體曝光云南某中學臭肉事件后,市市場監管局及時將相關新聞視頻轉發至各縣(區)市場監管局餐飲監管部門、教育部門和學校食堂,并跟蹤關注事件發展過程,第一時間轉發官方調查情況通報,要求監管人員、學校食堂、肉類供貨商以案為戒、舉一反三,迅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從12315、12345及學校接訴即辦受理記錄中、2724份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抽檢報告中,再梳理是否有關于肉類及其制品的投訴舉報內容和不合格信息,深挖細查問題線索,及時開展核查處置。

    二是部門聯動,責任意識再壓實。市、縣(區)兩級紀檢監察部門、教育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聯動協作,重點對用餐人數1000人以上小學食堂、3000人以上中學食堂肉類及其制品的采購貯存、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工作進行“四不兩直”監督走訪。市場監管部門將秋季校園食品專項檢查、抽樣檢測、行政處罰情況書面通報同級教育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對部分食品安全隱患較多、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供應商,面對面進行溝通警示,進一步壓緊壓實校方和供貨商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提升各方食品安全意識,合力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三是源頭管控,信息追溯再完善。聯合教育部門對全市學校食堂新學年的大宗食品供應商名錄再更新、再完善,從食品流通環節按照區域、供貨品種對供貨商進行梳理整合,對138家肉類供貨商實施精準監督檢查,引導鼓勵涉校供應商通過淮安市市場監管局“一體化信息平臺”流轉進銷貨數據,實現供校食品全過程電子化、食品追溯鏈條清晰化,確保進銷貨數據可追可查,問題食品可追可溯。從食品生產環節開展全面摸排,梳理本市直接供校食品生產單位和供貨產品詳細信息,建立完善淮安市供校18家食品生產企業、17家食品小作坊監管檔案(其中肉制品生產企業1家、小作坊2家),加強培訓指導工作,督促生產者依法依規開展生產活動,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供校食品質量安全可靠。

    四是關注熱點,宣傳科普再走心。重點關注監測涉及校園食品安全的熱點問題、輿情事件,緊貼師生家長的關注點、需求點,及時收集整理有關校園食品安全的科普知識,面向市場監管人員、教育部門招標人員、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學生和家長定向開展“熱鮮肉、冷鮮肉、冷凍肉”相關知識的科普宣傳,及時答疑解惑家長的咨詢建議、投訴舉報,促進食品安全科學知識更好地轉化為生活工作實踐,消除食品安全知識盲點和誤區,廣泛爭取社會各方對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欧美日本道中文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 在线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