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市場監管局全鏈條守護電動自行車安全綜述
電動自行車是江蘇省淮安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安全涉及千家萬戶。近年來,淮安市市場監管局緊緊抓住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圍繞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維修、使用的全流程,開展全鏈條安全監管,守護電動自行車出行,讓電動自行車行穩致遠,助力幸福。
把脈問診明方向
電動自行車為何頻頻失火?守護騎行安全,必須先了解電動自行車存在的風險隱患,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電池和充電方式是電動自行車引發火災的主要因素。”淮安市產品質量監督綜合檢驗中心主任李彬介紹,如果鋰電池存在制造缺陷或使用不當,容易引起火災。使用不合格的充電器或者不匹配的充電器、不恰當的充電方式都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其中不恰當的充電方式主要體現為私拉亂接的“飛線”充電和使用與電動自行車蓄電池不匹配的充電器進行充電,這也是造成火災的常見原因。
此外,李彬還提到,非法改裝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非法改裝主要包括改裝或增配蓄電池、改變蓄電池類型、解除速度限制、使用大功率電機等。改裝或增配蓄電池后,電動自行車電路不穩定,在充電或者行駛過程中容易出現過熱和短路,從而引發自燃。而改裝大容量的鋰電池更加危險,改裝大容量的鋰電池往往是在一些手工作坊式的改裝店進行,幾乎全部采用二手的、梯次利用的電池電芯,質量無法保證,現實中的爆燃事故大多數是這種情況。
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改裝就是“解速”改裝,即解除速度限制。“解速”后的電動自行車時速將不受出廠設定限制,最高可達50km/h。這種改裝會導致車輛制動能力變弱,行駛過程中很容易失去控制,造成交通事故。
對癥施策有良方
“除全鏈條監管外,我們還通過積極參與組織聯合執法行動、抓好重點領域管理、廣泛宣傳引導等方式,凝心聚力抓安全。”淮安市市場監管局質量監督處處長陶化勇介紹。
自5月23日起,淮安市相關部門聯合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集中夜查行動,重點檢查電動自行車擅自改裝原廠電氣配件、更換大容量蓄電池、違規“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違法違規行為,檢查持續到6月中旬。
抓好重點領域管理。淮安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外賣配送行業黨委作用,督促外賣平臺經營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外賣員騎行車輛管理,推動淘汰不符合強制標準要求的電動自行車。
廣泛宣傳引導。淮安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動自行車選購和消費提醒,發布電動自行車改裝典型案例,組織“逢十”執法行動,廣泛宣傳電動自行車安全知識,增強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截至目前,該局統一印制發放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知識、電動自行車頭盔新國標知識等宣傳資料6000份。
凝心聚力抓安全
為更好地保障電動自行車的使用安全,近年來,淮安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維修、使用等各環節,瞄準各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全鏈條監管。
加強源頭管控。淮安市市場監管局強化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強制產品認證(CCC認證)管理,督促企業嚴格按產證一致和《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進行生產。不定期宣傳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并督促相關企業嚴格落實,切實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今年2月24日以來,全市排查摸清電動自行車及電池生產企業8家,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強化銷售監督。該局常態化組織銷售單位行政約談,統一送達告知書和承諾書,引導銷售單位將主體信息錄入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信息平臺,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履行進貨查驗義務,嚴禁銷售無合格證、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和不符合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未獲得CCC強制認證的電動自行車產品。截至目前,該局已向1220家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單位送達經營者告知書,組織行政約談458家次,將電動自行車銷售單位相關信息全部錄入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信息平臺。該局還不定期開展產品質量抽查。去年,市、縣組織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充電器產品質量抽查共計59批次,合格51批次,對不合格產品依法處理,做好質量監管閉環。
嚴抓非法改裝。淮安市市場監管局持續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單位改裝、加裝蓄電池及蓄電池倉,改變鞍座長度及車輛外形結構等行為的查處力度。目前,該局已立案查處非法改裝案件6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