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題 工作進展
規模以上工業是工業經濟的“頂梁柱”。《淮安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邁上4000億元臺階。全市工業經濟在實現量增的同時,質變的步伐更加穩健。
企業質態穩步提升,新增產值超50億元企業3戶,其中天合光能邁入百億企業行列,標志著淮安工業“龍頭”帶動效應進一步增強。新增7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8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18戶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建百億級工業項目中已有12個首期竣工投產,產能加速釋放。全年新建投產企業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17.7%,表明我市工業發展“新”潮澎湃。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促進我市產業聚鏈集群發展。光伏產業集群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列;儀器儀表產業鏈供應鏈入選國家質量聯動提升地區試點;鹽化工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項目被列入省級質量認證創新試點;金湖縣先進節能環保能源裝備產業集群、淮安區機械設備精密配件產業集群新創成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智能裝備及新能源產業集群突破千億元,取得歷史性突破。“7+3”先進制造業集群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78.1%,較“十三五”末提高23.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36%,較2023年提高4.1個百分點。
綠色轉型、綠色發展扎實推進。實施節能降碳改造項目35個,全市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100%達到基準水平以上,其中30%產能達到標桿水平;新獲評國家綠色工廠4戶、省碳達峰碳中和試點企業4戶。
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特征,推動“智改數轉網聯”是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我市圓滿完成“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免費輔導診斷全覆蓋,新增獲評各類省級以上“智改數轉網聯”標桿示范企業206家,是歷年獲評總和的近2倍,規上工業覆蓋率15.07%。其中,11家企業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在全國各類城市中排名第五;新增省工業互聯網平臺15個;新增省智能工廠6戶、省智能車間75個、省五星級上云企業109家,均創歷史新高。
從規模速度到質量效率,我市工業經濟攀高逐新向未來。我市將進一步突出新型工業化引領,強實干重實效,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聚力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努力成為江蘇“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