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題 政策解讀
近日,省工信廳會同省財政廳印發《江蘇省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實施方案》(蘇工信綜合〔2024〕98號),出臺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政策。解讀如下。
一、政策出臺背景是什么?
2月2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和3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有效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我省制造業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進制造強省建設,決定出臺江蘇省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支持,并主要采取“免企業申報”方式,減輕企業申報成本負擔,增加企業對于政府惠企政策和服務的獲得感。
二、政策支持對象有哪些?
貼息對象為通過銀行貸款進行新建或改擴建項目的制造業企業,其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在江蘇省域內實施,且企業貸款用途中用于設備投資(含配套軟件)支出不低于500萬元。
三、政策支持項目范圍有哪些?
貼息范圍是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利率不超過貸款發放時適用的LPR+50BP的創新載體建設項目、智改數轉網聯項目、產業轉型升級項目等四類項目貸款。
各地工信部門將通過事先摸排,梳理本地區有貸款需求的上述四類項目,形成全省制造業貸款項目儲備庫;由省工信廳、財政廳集中向銀行推送,推動實現金融機構和制造業企業精準對接。
四、企業項目如何納入全省制造業貸款項目儲備庫?
各地符合條件的企業項目,需在線填報《江蘇省制造業領域項目貸款需求表》。填報網址:省工信廳網上政務服務旗艦店(https://www.jszwfw.gov.cn/col/col140127/index.html),點擊“江蘇省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項目管理系統”。市縣工信部門4月12日前將審核通過的項目清單上報省工信廳。省工信廳、財政廳匯總形成全省項目儲備庫,項目儲備庫每季度滾動更新一次。
五、貸款貼息標準及規模如何?
1.省級財政貼息1個百分點。單個項目年度貼息不超過500萬元、單個企業年度貼息不超過1000萬元。對在 2024~2026年間簽訂貸款合同并放款,在此期間發生且支付的利息給予貼息。已獲省級其他領域貸款貼息的,不再重復貼息。
2.設區市、縣(市、區)兩級可對享受省級貼息的項目,各自再給予1個百分點貼息。同一筆貸款在貼息年度內獲得的各級財政貼息資金總額不得超過貸款利息支付總額。
3.貼息政策與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支持政策可同時享受。
4.2024年省級貼息貸款總規模300億元,先到先得,用完即止。
六、貼息合作銀行有哪些?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廣發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的省級分行和一級分行,以及蘇州銀行和江蘇省農信系統等省內法人銀行總行,按規定提交《“江蘇制造貸”財政貼息合作銀行承諾書》后成為合作銀行。合作銀行統籌其市縣經辦銀行開展相關工作。
七、貼息采取何種方式?
貼息資金實行“先付后貼”。即借款企業應按規定先支付貸款利息,再獲得財政貼息資金。
1.通過合作銀行(含其市縣經辦銀行)獲得的符合貼息條件的貸款,采取“免企業申報”方式,即貸款銀行根據利息支付清單及其他申報材料,按季度向省級財政直接申請貼息后返還企業。
2.通過非合作銀行獲得的符合貼息條件的貸款,由企業在次年通過其所在地工信、財政部門逐級申報,省級財政按規定予以貼息。具體申報要求在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申報指南中明確。
八、合作銀行如何落實貼息政策?
對于符合政策規定及授信審批要求的貸款申請,銀企雙方簽訂貸款合同。根據受托支付的原則,經辦銀行按照企業提供的設備購置合同,將放款資金支付給供應商。經辦銀行放款后將貼息申請材料提交合作銀行進行審核,合作銀行計算每個項目當期貼息金額,將申請材料報送省工信廳、財政廳。省財政廳、工信廳按規定程序審核報批后,將貼息資金撥付至合作銀行。合作銀行收到貼息資金后,5個工作日內支付給相關貼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