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題 工作動態
今年以來,漣水縣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錨定工業強縣戰略,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堅決破除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束縛和障礙,全力打造新質生產力培育重要增長極。
一是建強發展新空間,推進新質生產力提升。把牢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加強對今世緣、巨石玻纖、捷泰科技、阿特斯等龍頭企業上下游分析研究,精心繪制產業鏈圖譜,按圖索驥、靶向招商,既持續突破一批領軍型、旗艦型重特大項目,更注重招引一批“小而美”“小而優”的科技型項目。夯實項目建設“硬支撐”。圍繞項目招引“1211”、項目建設“2655”行動,聚焦項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用好“固定項目日”制度,力爭細紗及電子布項目盡快開工建設,阿特斯新能源產業園首線順利出片。抓好竣工項目、投產企業產出質效跟蹤,動態完善“小升規”培育庫,確保年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戶以上。鞏固深化開發園區改革,優化招商組織架構、人事薪酬體系、考核評價辦法。推動工業用地提質增效,常態化保持3000畝以上用地儲備,加快污水處理、道路管網、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不斷增強園區承載力。
二是強化創新育主體,夯實新質生產力底盤。聚焦“競爭力”培育創新主體。加快實施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年內新增省星級上云企業35戶以上。深入推進“筑峰強鏈”企業培育支持計劃,確保年內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7戶、15戶以上,新招引科技型項目60個以上,加快構建以創新型企業為龍頭、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企業創新矩陣。聚焦“硬核力”打造創新平臺。支持捷泰科技、巨石玻纖打造全球研發中心,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技術創新中心、創新聯合體,融通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創新資源,建成一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布局一批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成果轉化基地。聚焦“驅動力”優化創新生態。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發揮“蘇科貸”、產業引導基金等關鍵作用,引導更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大對企業研發和基礎研究的政策支持,落實好獎勵資金、稅收優惠等激勵手段,推動一批規模大、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創新示范企業加快涌現。
三是創優營商大環境,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加強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開展12345熱線“一企來辦?漣快辦”綜合服務,推動企業訴求在線解答、專業問題三方通話、疑難問題牽頭會辦,確保企業訴求快速、精準、有效解決,讓廣大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業。栽好人才棲息“梧桐樹”。聚焦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動態摸排梳理縣內重點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缺口情況,分產業編制人才需求清單,推動校企合作,實施人才“訂單式”培養。統籌做好人才落戶、社保、子女入學、配偶隨遷等全方位保障,確保人才既能“身到”、更能“心到”,構建形成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練就能擔重任“鐵肩膀”。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全縣黨員干部把“學習成效”持續轉化為“發展實效”。深入推進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工作聯系點建設,細化落實七條措施,真正把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讓崇尚實干、競相作為蔚然成風。突出“干什么學什么、想干什么學什么、學成什么干什么”,推動更多干部到招商一線、項目現場、經濟前沿歷練提升,全面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