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漣水縣錨定“產業富民”,堅持以產業提質為追求,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培育特色高效農業,全力打造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一是以招商、龍頭、農旅融合為路徑,激活農業活力。漣水縣將農業招商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吸引瑞豐農業、裕淮菇業等重點企業入駐,注重引入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圍繞蘆筍等特色產業,引進上下游企業,完善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在紅窯鎮建設8000平方米鄉村產業園,正引進蘆筍倉儲、蘆筍水餃、蘆筍雞糕等加工企業,打造招商“新磁場”。積極開展龍頭招商,構建產業集群。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扶持力度,鼓勵其擴規模、提質量、拓市場,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保障農民收益。推動農旅“新融合”,建設金雞坨生態景區、蘆筍產業園等現代農業園區,年均吸引20萬游客休閑體驗,舉辦各類農業節慶活動,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為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開辟新途徑。
二是以產業集聚、組織建設為優勢,筑牢發展根基。通過招商和龍頭帶動,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農業產業集群,特別是蘆筍產業具備標準化種植和規模化生產基礎,為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注重思想教育引領,開展“新農人思政大講堂”“鄉村振興大講堂”,通過“企業家沙龍”形成“企業帶合作社、合作社聯農戶”的聯動格局,同時,還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引導龍頭企業建立“訂單農業+二次分紅”機制,踐行“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理念。實施“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工程,形成“一產業一支部,一鏈點一小組”的組織格局,凝聚發展合力。將紅窯鎮“春竺”“春禾”等6家經營主體品牌建成利益聯合體,采取“黨組織+企業+基地”“黨支部+農戶”等模式,助力蘆筍產業發展,年產量超4萬噸、全產業鏈產值超4.2億元。
三是以科技、融合、品牌為引擎,注入發展動力。堅持科技創新,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運用智能灌溉系統、農業機器人等設備,推動農業生產智能化和精準化,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深入聯動金雞坨景區和蘆筍產業園,開發“紅色基因綠色傳承”研學課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注重品牌塑造,做大做強“春竺”“蘆小羨”等品牌,積極推動產業強鎮二期建設,做好蘆筍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作,鼓勵企業和合作社申報有機食品認證,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加速形成“區域特色+國家認證”的品牌矩陣,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