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氣象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強梅雨、持續高溫、連續臺風等極端天氣,有效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2025年,全市氣象部門將以更高站位謀劃安全、以更嚴標準落實責任、以更實舉措防范風險,繼續深化跨部門合作,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夯實責任,擰緊安全生產“思想閥”。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時刻牢記“安全沒有小事、責任重于泰山”,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充分運用氣象部門安全生產“十問工作法”,切實履行安全生產氣象服務保障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堅決守好安全紅線、筑牢安全底線,為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貢獻力量。
精準施策,守好氣象防災“主陣地”。完善更高質效保安全體制機制,切實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打造更加精準的監測網絡、更加高效的預報體系、更加暢通的預警機制。優化氣象觀測站網,提升實時監測精度;做好極端天氣的氣象風險預報預警服務工作,持續打造突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快速發布機制和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叫應”機制,針對高級別預警開展“閃信必答”服務,實現臨災預警強制送達;把握需求引領,健全多維度氣象服務和保障民生機制;提升人工影響天氣安全作業能力。
聚焦服務,織密社會監管“防護網”。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執法與指導并行、預防與整治并舉、力度與溫度并存,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強化隊伍建設,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嚴格規范涉企檢查,推進對全市雷電防御重點單位、防雷裝置檢測機構的分級分類監管,督促企業落實防雷安全主體責任。強化科技賦能,加強防雷安全數字化監管平臺運用,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