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示范企業安全生產“排頭兵”和“領頭雁”的作用,激發優質企業發展活力,市安委辦在工貿領域試行“安全生產白名單”機制的基礎上,持續擴大影響,出臺淮安市安全生產“白名單”制度,引導更多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持續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切實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本質水平,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淮安市安全生產“白名單”目前已延伸至住建、交通等行業領域,共計113家。
明確推薦申報條件。進一步明確“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定、近三年未發生過一般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近三年未被行政主管部門實施過行政處罰、2023年以來未發現存在重大事故隱患、通過三級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并運行良好”五個方面“硬指標”,要求各地、各部門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精”的導向,必要時可邀請本行業內相關安全生產專家參與,在符合條件的企業中遴選出一批安全生產條件好,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地進行積極申報。
推行多項政策支持。對列入安全生產“白名單”的企業,市安委會將采取以下五方面支持政策:優先進行復工復產驗收、優先開展指導服務、實施包容審慎執法、優先推薦“白名單”企業申報國家和地方榮譽、優先推薦“白名單”企業及相關人員進入市級安全生產專家庫及相關安全先進榮譽評選。指導幫助企業解決落實主體責任的實際問題,激發企業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動力,真正實現企業從“被動監管”到“主動作為”的轉變,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打造安全生產法治化營商環境。
堅持動態調整更新。動態更新安全生產“白名單”企業,每年一季度進行定期更新調整擴充,同時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予以清理,確保制度常態長效實施。在2023年首批確定“白名單”基礎上,2024年更新確認76家“白名單”企業。同時,將“白名單”延伸至住建、交通等其他行業領域,通過各相關部門和各地推薦申報、市級主管部門復核、社會公示等程序,最終新增37家“白名單”企業,并在市應急管理局網站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