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題 工作動態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優則動能足。在淮安,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市各縣區、各職能部門堅持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市之要,以創新創優工作為抓手,努力探索推動現代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以實際行動助力淮安產業“攀高比強、跨越趕超”。
今天的淮安,從田間地頭到城市商圈,從生產車間到產業項目建設一線,產業發展的活力激情迸發,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的協奏曲正在奏響。
搶抓“新賽道”,“智改數轉”點燃工業強市新引擎
工業強則產業興。近年來,淮安始終堅持工業強市導向不動搖,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工業條線聚焦工業經濟發展這一根本任務,瞄準產業發展新趨勢、轉型升級新方向,持續探索創新助推產業升級的“新招子”。
“智改數轉”是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實現企業更好發展的必由之路。去年以來,市工信局聚焦“智改數轉”工作,從政策、機制、資金等方面多點發力,打造新的助推工業強市的創新創優項目。
成立“智改數轉”工作專班,牽頭制訂“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年度推進方案等,實施百企示范、千企上云、千億投資、千企問診、千兆城市等十大行動;出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設立總規模2.43億元的工業強市發展資金,重點扶持規模企業培育、企業“智改數轉”等,一系列創新之舉推動淮安“智改數轉”工作駛上“快車道”。
據統計,2022年,全市已創成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5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216戶、智能制造示范車間41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6個、星級上云企業481戶,被省政府評為“智改數轉”成效明顯地區。市工信局“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項目榮獲全市創新創優優秀項目經濟建設類一等獎。
創新創優沒有休止符。2023年,市工信局持續跟蹤去年診斷的800家企業項目需求,推動336家企業加快“智改數轉”項目落地。全年計劃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536個,至9月底已開工505個,完成投資239.6億元。全市新增星級上云企業85家,創成省級智能工廠4家,通過省兩化融合貫標企業認定19家。
立足好資源,“龍蝦經濟”擦亮現代農業金名片
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強調,要突出抓好鄉村產業振興,全面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系統提升強村富民質效,促進縣域發展協同,努力走出淮安鄉村全面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優質稻米、小龍蝦、規模畜禽、螃蟹、綠色蔬菜五大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做好強鏈補鏈延鏈文章。其中,市農業農村局、盱眙縣以“小龍蝦產業”為突破口,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樹起標桿。
2022年,在市農業農村局、盱眙縣的全力爭取下,我市成功獲得中央財政小龍蝦產業集群建設項目資金1.5億元。在項目資金的支持下,盱眙叮咚買菜、於氏龍蝦等加工企業開展改擴建廠房、新建冷庫及生產線等產能提升工作。淮安福昌、盱眙泗州城和祥源科技三個加工廠的小龍蝦加工產能迅速提升,洪澤區新增小龍蝦加工能力3000噸,全市加工能力突破4萬噸。盱眙紅胖胖集團在上海建成1家、在南京建成2家城市廚房,探索“工廠+城市廚房”的產銷一體新模式。
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布局,牽頭推進小龍蝦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努力將小龍蝦產業打造為穩糧保供、富民增收、壯企強村的大產業。
今年6月,省委組織部將“淮安市龍蝦產業鏈”列為產業鏈黨建省級聯系點。我市第一時間成立淮安市龍蝦產業鏈黨建聯盟,將企業由單打獨斗變成產業鏈抱團取暖,推動龍蝦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全省龍蝦產業經濟中穩站“C位”的盱眙縣,在聯盟建設中勇當先鋒。該縣先后摸排龍蝦產業相關企業1222家、黨員3261名,在紅胖胖龍蝦等27家骨干企業設置黨員先鋒“四崗一區”,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產業最前沿。
目前,淮安市龍蝦產業鏈黨建聯盟已構建市直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屬地縣區“五方聯動”體系,橫向整合盱眙縣等4個產業相關縣區21個重點村黨組織和叮咚買菜、諾亞方舟等25家企業黨組織,縱向牽引上下游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餐飲商會等11個行業黨組織,建成黨委、黨總支和黨支部三級組織架構。
截至目前,全市小龍蝦養殖面積130萬畝,產量15萬噸,養殖面積和產量全省占比均過半。年加工能力達4萬噸,帶動全產業鏈實現產值286.2億元,同比上升32.4%。“盱眙龍蝦”品牌價值達353.12億元,連續8年位居全國水產類榜首。
打好文化牌,“文旅融合”再現運河之都好風光
乘游船、逛市集、品美食、看表演、訪古跡……近年來,里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吸引眾多市民前往游玩,成為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2022年,清江浦區創新打造運河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高地項目,榮獲全市創新創優優秀項目經濟建設類一等獎。同年,清江浦區成功入選首批江蘇省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今年,清江浦區把創新創優的目標聚焦到打造國家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上,專門成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領導小組,編制《清江浦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出臺《清江浦區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描繪了清江浦區文旅融合發展的美好藍圖。
針對當前文旅消費新特征,清江浦區還著力打造一批主題化、沉浸式和體驗感強的旅游路線和消費街區,里運河文化長廊為龍頭的“運河文化游”、御碼頭美食街為特色的“淮揚美食游”等,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持續激活“夜經濟”。
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西游記文化體驗園為核心的文旅產業同樣釋放出澎湃發展活力。在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淮安區,按照“立足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工作思路,秉持“黨建服務旅游發展”理念,創新探索黨建引領文旅商發展模式,組建河下古鎮文旅商產業鏈黨委,聚焦陣地建設、便民服務、景區治理等重點領域,實現黨建工作與文旅商產業發展雙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820.57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451.6億元,同比增長25.3%,排名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