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漣水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認清責任、堅定信心,緊抓當前,抓好當前,以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向好。
一是更大力度攻項目、強產業,筑牢高質量發展硬支撐。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方略,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項目積厚成勢。聚焦今世緣、巨石、捷泰、阿特斯4個百億級鏈主企業,深挖上下游配套需求,梳理產業鏈短板、目標企業、招商機會“三張清單”,構建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的招商選資新模式,走好以鏈主企業牽引產業發展的“漣水路徑”。強化項目攻堅時間意識、效率意識,聚焦提高在建項目投產率、竣工項目貢獻率,常態化開展“穿透式”調度,以項目建設的提質增效提升項目產出質效,確保全年新開工產業項目超100個,新竣工項目超80個,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48個省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20億元以上。深耕企業梯度培育。搶抓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機遇,以“智改數轉網聯”為引領,推動更多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強化政策供給、科技供給、金融供給,精準促進企業拔節生長,確保年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專精特新企業10家、國家高企35家以上。推動科產創新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今世緣酒業建成行業領先的智能化釀酒中心、申創卓越級智能工廠,加快捷泰新能源創建國家級科技研發中心、淮安巨石創建省級技術創新中心,讓更多優質創造力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二是更深層次抓改革、促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強動能。堅持以改革破難題、靠開放增優勢,更好激活發展潛力、更多匯聚發展資源。建強開發園區主陣地。圍繞“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薪酬能多能少”,進一步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開發區隊伍活力。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加快國能熱電聯產、高標準廠房等園區配套項目建設,持續強化低效閑置用地盤活利用,動態儲備一批500畝以上集中連片工業用地,不斷提升項目承載力,推動開發區在全省排名持續進位,全力爭創國家級開發區。提優營商環境金口碑。深入踐行“做的要比說的好,服務要比需求早”理念,健全“送政策上門、問需求于企”的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穩定預期、提振信心。持續優化“四最”營商環境,幫助企業降成本,把優質服務體現在客商到漣水的“第一站”、在漣水的“每一天”。邁出擴大開放新步伐。搶抓省委“支持淮安利用綜合交通優勢高質量發展樞紐經濟”新機遇,依托漣水“空鐵水公”兼具立體交通優勢,做好樞紐+空間、+產業、+服務、+開放文章,大力引育樞紐偏好型、關聯性產業,深度融入長三角產業協作分工,更好以樞紐流量賦能經濟增量。
三是更實舉措惠民生、暖民心,提升高質量發展新溫度。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群眾期盼”為攻堅點、“群眾滿意”為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打好富民組合拳。抓住招商選資這一根本,以優質企業增量釋放高質量崗位供給。緊盯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用好統籌資金、土地流轉、盤活三資、產業聯盟等增收模式,因地制宜拓寬富民強村渠道。寫好惠民大文章。以教育強縣為抓手,圍繞縣中振興,加大教育投入,優化師資配備,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全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以更高水平推進民生“七有”為重點,優化提升農村敬老院“縣建縣管”運營機制,推進區域養老中心、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設,推動縣醫院爭創三甲醫院、中醫院申創三級中醫醫院,發揮社會救助服務中心效能,加快社會救助“一門受理、一窗通辦、一次辦結”,更好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筑好安民基本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四下基層”工作法,用好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持續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抓好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信訪穩定、金融債務等各領域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切實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四是更優機制提能力、重實干,鍛造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發揚“勇挑大梁、多作貢獻”的奮斗精神,踏踏實實、扎扎實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錘煉敢為善為能力本領。深入實施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大提升工程,突出“干什么學什么、想干什么學什么、學成什么干什么”,開展“真抓實干、多作貢獻”雙月交流,通過相互學習借鑒,拓寬工作思路、把準工作路徑。突出實干實績導向,加大正向激勵、反向約束、容錯糾錯力度,讓敢作善為、擔當作為蔚然成風。構筑堅強有力基層堡壘。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著眼村(社區)“兩委”換屆,把選優配強“兩委”班子特別是帶頭人作為重中之重,抓好后備力量儲備和基層干部梯隊建設,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生動局面。聚焦群眾個性化需求,推動黨群服務中心提效賦能,因地制宜推廣“六點半學堂”等品牌,打造黨員群眾愛來愿來常來的好去處。營造干凈務實干事氛圍。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持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縱深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抓發展、干事業、創實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