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無廢城市”建設專題 工作簡報
一、重要事項
1、7月29日,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年中工作會議,要求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扎實開展“無廢園區”建設,會同省交通運輸廳推動“無廢運河”建設,會同省住建廳召開現場推進會,因地制宜推廣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技術。
2、8月25日,市政府組織召開“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副市長張笑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增強“無廢城市”建設的責任感緊迫感,全力推動“無廢城市”建設有成效有特色,不斷提升“無廢城市”建設影響力參與度。
3、8月29日,市政協組織開展《打造綠色產業鏈 推動無廢城市建設》重點提案現場督辦。
二、工作進展
1、市發改委印發《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淮安市廢棄汽車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淮發改辦〔2023〕99號),加強廢棄汽車治理。牽頭舉辦淮安首個“全國生態日”系列活動,制作淮安首個“全國生態日”宣傳視頻“Qing淮安”,面向全社會投放;組織各縣區發改部門深入企業、社區宣傳“全國生態日”。
2、市工信局深入推進綠色體系建設,扎實開展“十百千”綠色創建行動。目前,市級綠色標桿企業創建工作已進入籌備評審環節;省級綠色工廠申報材料已報送省廳;國家級綠色工廠正在組織開展申報。組織評選我市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并發布推廣,在《淮安日報》刊發《節約用電倡議書》,向全社會發出節能倡議。
3、市生態環境局先后在清江浦區、金湖縣、洪澤區等縣區開展“開學第一課”系列活動,帶領師生走進大自然,了解“全國生態日”,在“淮安生態環境”微信微博開設“全國生態日”專欄,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作出的重要指示。
4、市商務局走進淮安市實驗小學開展“我光盤,我光榮”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商圈開展“反對浪費、崇尚節約”文明行動,積極倡導廣大市民厲行節約、杜絕浪費。
5、市住建局開展節約用水、燃氣安全宣傳進社區活動,組織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相關重要論述集中學習活動。
6、市郵政局切實加強郵政快遞業綠色治理工作,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目前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超過97%,快遞紙箱回收復用比例顯著提高,綠色分撥中心、綠色網點參創數量連續三年提高。
7、市交通局聯合市公安局開展市直“一危一貨”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檢查,督促整改企業安全生產問題隱患和企業危廢運輸車輛管理,為“無廢城市”建設貢獻交通力量。
8、盱眙縣“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小組對納入小微收集體系的產廢單位進行檢查。盱眙生態環境局和盱眙縣交通運輸局聯合組織召開汽車行業環境規范化管理培訓會,盱眙縣40余家汽修企業參加培訓。
9、市經開區組織對文旅區福地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廢物和污水處置進行專項檢查。
三、主要問題
一是組織推進不夠有力。總體上看,全市各項工作推進較為有序,但少數單位“無廢城市”建設理念樹立不牢,協調機制作用發揮不明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有差距,飛灰等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能力與城市發展還不匹配,各地“無廢城市”建設辦公室每月上報工作開展情況多為生態環境部門工作,未能充分體現整體工作進展。
二是方案體系尚未形成。截至8月底,全市仍未形成“1+10+N”建設方案體系。從縣區方案來看,經濟技術開發區、文旅區、金湖縣已印發實施,盱眙縣、淮安區、清江浦區、洪澤區已通過評審,淮陰區、漣水縣、工業園區正在編制。從特色方案來看,無廢航運、污泥精細化管理、小龍蝦生態產業模式三個特色工作已實施并取得初步成效,“無廢”鹽化園區及今世緣循環發展等兩個特色方案尚未編制完成。
三是項目建設仍需加速。37個重點項目中,淮鋼集團廢鋼處理項目、中心城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等15個項目已完成,醫療廢物焚燒處置項目等13個項目已開工;但洪澤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廠等5個項目未開工;淮安區、盱眙縣、漣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項目及江蘇淮安儲氣庫項目等4個項目尚未制定建設計劃。
四是宣傳引導還需加強。宣傳教育培訓普及率以及公眾滿意程度是“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雖然各地各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無廢城市”建設相關宣傳活動,但宣傳方式較為單一,涉及面不夠廣,內容不夠新穎,“無廢城市細胞”創建活動仍停留在方案階段,尚未形成全方位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的濃厚氛圍。
四、下階段重點工作
一是加快構建“1+10+N”體系。“無廢城市”體系建設是確保完成國家及省“無廢城市”建設目標的重要支撐,各相關縣區和部門要加快編制和印發實施方案,做到任務清晰、目標明確、責任落實。
二是緊盯關鍵重點環節。今年是“無廢城市”建設中期評估之年,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對照“四個清單”,分析短板弱項,研究辦法舉措,加快推動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確保完成中期目標任務。
三是推進“無廢細胞”建設。年初市無廢辦印發了開展“無廢細胞”創建活動的通知,各牽頭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加快印發“無廢細胞”評估細則,推動創建單位對標達標,以點帶面推進條線工作實現質的提升。
四是營造“無廢城市”宣傳氛圍。各地各部門要結合淮安市2023年度“無廢城市”建設宣傳方案,以“無廢江淮,魅力淮安”為主題,開展進企業、進園區、進機關、進景區、進社區、進商場、進家庭活動,形成“無廢城市”建設濃厚的輿論氛圍。
典型事例
金湖縣:建“無廢”之城 繪荷都之美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金湖縣堅持以完善功能、補齊短板、優化環境、塑造特色為導向,深入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全力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強化制度、技術、市場、監管等體系保障,以“無廢”之城建設為載體,全力打造“荷都”生態新標桿。
突出建設重點,明確工作職責。金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從快、從嚴、從實編制金湖縣無廢城市建設方案,8月29日由兩辦聯合印發的《金湖縣“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已下發全縣,方案中明確了106項建設任務和10項建設重點工程,方案以制度體系建設、工業綠色轉型升級、信息化監管覆蓋、固體廢物治理及資源化利用等5個方面重點任務為主要抓手,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職責分工,突出打造金湖縣“水韻荷都”特色“水生蔬菜”無廢產業模式,推進荷藕及相關水產品的深加工水平,實現生產端的全量化利用,減少水生蔬菜加工廢棄物的產生,全力建設金湖“無廢”之城。
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建設短板。以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難,工業固廢處置監管等問題為導向,積極開展針對性的治理工作。在生活垃圾分類上,金湖縣通過試點示范,帶動區域生活垃圾治理達到“源頭減量,控制增量,提升質量”的目標,以鄉鎮生活垃圾亂丟放現象為重點,通過建立垃圾多功能清潔屋、垃圾分類收集亭以及增設垃圾桶的方式,根據垃圾分類提示正確投放,充分滿足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的需求,目前全縣8個鎮(街),131個行政村全面實施垃圾分類,城鎮生活分類垃圾設施覆蓋率已近100%。在危險廢物治理方面,金湖縣從源頭進行治理,強化末端處置利用,根據篩查名單督促相關企事業單位納入信息化監管,組織相關企業召開動員會議,宣傳引導企業對產生的危險廢物進行規范化貯存處置,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50余家產廢單位納入危險廢物系統進行智能化監管,有效遏制了危險廢物不規范收集處理、非法填埋偷倒等行為,及時消除了危險廢物環境安全隱患。
凝聚共建合力,助推無廢荷都。金湖縣充分利用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6·5世界環境日”、“全國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等活動,積極組織全縣相關單位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標語、微信、媒體等多種宣傳手段向廣大群眾普及“無廢”相關知識,呼吁群眾實施垃圾分類和廢舊商品回收,強化群眾的垃圾分類意識,教育引導大家從源頭實現生活垃圾減量,養成主動分類、自覺投放的習慣,積極引導社會主體參與“無廢城市”創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的社會體系,將“無廢”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設和日常生產生活中去,營造濃厚的建設氛圍,共同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金湖。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無廢城市”的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金湖縣將始終秉承新發展理念,將“無廢”這個標簽深深地烙入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中,不斷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以無廢城市建設方案為依托,在守住生態“紅線”中獲得生態“紅利”,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