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湖縣強化“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全力提升政府及國有企業項目審批質效,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累計立項項目52個,計劃總投資58.3億元,其中政府投資項目審批33個,計劃投資25.95億元;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備案19個,計劃投資32.35億元。
跟蹤指導,勤做“加法”。依托審批平臺,整合服務資源,實現項目信息、審批進度互聯互通;制定詳細的服務指南,將審批所需材料及流程制成手冊,為項目單位提供清晰指引;安排專人主動對接、提前介入,實施“跟蹤式”幫辦指導,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方案,從而有效提升項目推進速度。
壓縮流程,善做“減法”。精簡環節材料,依托“一個平臺”“一套模板”,突出線上服務,減少項目單位線下跑腿。同時,窗口增設信用、價格等事項辦理業務,實現發改事項一窗辦好,單位充分授權、職能科室積極配合,保障聯絡員工作順暢開展。實行“容缺”辦理,對于非主審要件缺項的情況,在承諾“在規定期限內完善”的前提下允許辦理,極大提高審批效率,讓項目單位在準備材料時更加靈活高效。
優化服務,巧做“乘法”。構建服務渠道體系,以縮減環節、提高效率為目標,構建以線上服務為主體、線下服務為兜底的服務渠道體系。設計標準化模板,讓項目單位能夠輕松“抄作業”,同時預先審核上報材料,減少反復修改。暢通線上服務通道,綜合利用微信服務群、政務平臺等渠道開展線上提醒和項目代辦服務;線下依托“代辦員+項目員”雙線找問題形式,全力打通項目建設“綠色通道”。
紓困解難,樂于“除法”。積極構建公平競爭環境,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對鼓勵類項目,重點發展、優先布局、科學引導,在項目審批等方面予以支持;對列入限制類的鋼鐵、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以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兩高一剩”產業不再審批新建或新增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除有文件明確規定需報國家、省、市核準外,核準目錄內項目一律在縣級核準,目錄外的項目一律實行縣級備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