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題 新聞動態
近年來,我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美化當代、惠及子孫,百年鄉情、千年秀林”定位,按照綠化、美化、文化“三化”結合,綠地、林地、濕地“三地”同建,經濟、生態、景觀效益“三效”兼顧,自然美、林草美、田園美“三美”疊加要求,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為目標,大力開展村莊綠化行動,不斷增加鄉村綠化總量,著力提升綠美村莊建設質量,改善鄉村生態環境,美化人居環境。今年我市已建成省級綠美村莊51個,全市綠美村莊達700余個。
科學規劃布局,改造保護相結合。按照省綠美村莊工程實施標準,我市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實施方案,全面增加村莊總體綠量,提升綠化品位和美化水平。堅持新造、改造與保護相結合,挖掘歷史文化、古樹文化、鄉土特色、傳統習俗和鄉愁記憶。淮陰區編制《綠美村莊規劃設計項目實施方案》,發展一村一品、主題鮮明的特色綠化,如在三樹鎮三樹村樹瑞家園開展主題為“河濱秋色、綠美家園”濱河綠化,打造河濱秋色的季相景觀。
拓展融資渠道,高標準創建精品。廣泛籌集村莊綠化經費,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進一步拓寬籌資思路,多渠道籌措綠化資金。按照省綠美村莊建設標準,形成立體、復合、多層次的鄉村綠化風貌。金湖縣前鋒鎮同心村通過返租土地,打造近300畝采摘園,種植薄殼山核桃等經濟林,將“綠起來”與“富起來”有機結合。
落實管護責任,建立長效管理制度。將綠化管護要求寫進村規民約,加強對村莊綠化的巡查和日常管護,按照“誰所有、誰受益、誰管護”原則,將村莊綠化管理納入河道、路道等公共設施綜合管護體系。嚴禁濫伐、濫采、濫挖等破壞綠化行為,加強村莊自然生境及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盱眙縣、漣水縣、淮安區等縣區在施工合同中明確樹木栽植后的養護期限,落實樹木移交后的村委管護責任,制作植綠護綠標示牌,確保切實做到“管得好,護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