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特色的少數民族聚居村、風景秀美的特色田園鄉村、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鄉村振興科創中心……作為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重要節點,洪澤區西順河鎮依托特色資源優勢,打造鄉村振興先導鎮,帶領群眾走上幸福路。
“哈嘍,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今天我帶來的是西順河鎮的原生態草雞蛋,它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在鄉村振興科創中心直播間,主播“段段”熱情洋溢地推介著家鄉的特色農產品。“段段”名叫段利月,去年11月進入科創中心從事電商直播工作,為家鄉特產代言。“能幫助農民打開銷路,增加集體收入,我覺得這樣的工作很有意義。”段利月笑著說道。
走進西順河鎮于圩村,只見小橋、流水、人家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田園鄉村畫卷。于圩村是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以種植水生蔬菜荷藕為主,建有江蘇省主題創意農園、漁家風情萬荷園,初步形成集高效養殖、垂釣、觀光于一體的“三生”融合發展格局,先后榮獲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衛生村、市級美麗鄉村、市級特色田園鄉村等榮譽。
來到西順河鎮街西居委會,豐富的旅游景點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小區讓人眼前一亮。街西村自然風光獨特,是遠近聞名的民族村。“與以前相比,現在的居住環境干凈舒適,路燈明亮,道路寬闊平坦,上班也方便。”紅石榴家園居民顏士超感嘆道,“街西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大家共同致富,生活越來越好。”街西居委會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大軍說,街西村打造牡丹特色產業鏈,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牡丹園,以產區帶動景點,以景點拉動產業;依托革命老區,積極挖掘紅色教育旅游資源,擴建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淮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淮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十六烈士陵園;通過舉辦牡丹文化藝術節,每年吸引游客數萬人次,有效拉動餐飲、民宿等服務業發展,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工程實施以來,西順河鎮圍繞打造鄉村振興先導鎮目標,充分激發全域旅游發展內生動力,重點打造了十里淮堤、小鎮客廳、牡丹園、紅色教育基地、于圩特色田園鄉村、洪澤湖大閘蟹產業園等,不斷放大旅游路線、旅游產品、服務配套等旅游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