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審計局創新審計理念和審計方式,從點、線式審計向面上拓展、從單維度向多維度轉變、從橫向多部門向縱深全領域發展,全方位立體化透視整個行業,助力我市運河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緊扣一個“點”推進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緊扣運河文化遺產體制機制,增強旅游發展動力的出發點,關注運河沿線田野文物巡查情況,建立提高文物安全監管效率與能力,全面深入排查和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掌握了解市大運河文化遺產監測預警平臺功能,對重點遺產進行全時段視頻監測。著力了解“清口水利樞紐遺址考古調查勘探”“淮河史前遺址(淮安)考古調查勘探”等重大課題研究,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不斷推動考古成果活化利用。
圍繞一條“線”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圍繞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線,關注財政資金在景區創建過程中的績效目標完成情況、撬動社會資本支撐文旅創新情況,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在引導激勵文化旅游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實現新突破。對淮安板閘遺址考古資料整理等獲國家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的資金使用進行全流程跟蹤。對淮安華強方特復興之路文化創意基地、淮安水工科技館(板閘遺址公園)、淮安御碼頭運河文化美食中心等入選2022年江蘇省重點文旅產業的項目開展實地勘察調研,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出審計建議。
織密一張“網”提升旅游服務水平。根據我市運河文化旅游資源業態分布情況,結合景區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特色、個性化特征等,著重關注旅游服務網打造情況。如了解掌握市圖書館系統建設運河文化書目庫情況、面向全國范圍開展“百里畫廊 文旅同行”主題征文活動情況及《大運河畔淮水謠》項目線上線下展演情況等,推動運河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