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已投資近70億元,推動實施節能降碳重點項目30多個,節能量超40萬噸標準煤。
綠色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是提升我市制造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近年來,市工信局牢固樹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把節能降碳作為加快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把無污染、低能耗作為主攻方向,全面推廣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加大政策資金引導力度,涌現了一批具有較強示范效應的重大節能技改項目。
其中,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有限公司先后實施燒結余熱發電提效、電爐綠色節能提質技改、高爐綠色低碳升級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據介紹,電爐改造項目投資12.8億元,通過采用電爐-爐外精煉-連鑄“三位一體”先進技術,體現了當代電爐煉鋼車間最佳優化工藝,將電爐工序能耗降低至47.31kgce/t,遠優于國家61kgce/t的標桿水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手續辦理,于10月份開工建設。此外,高爐改造項目投資17.7億元,通過淘汰原有能耗高、污染大的舊設備,采用工藝優化、集中控制、遠程操作、遙控技術等手段提升裝備水平,工序能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節約標準煤超35萬噸。目前,該項目能耗指標已被省級部門論證,可用于其他項目能耗替代,僅此一項即可幫助淮安新上年綜合能耗1萬噸的重點項目多達35個。
同時,市工信局還聚焦企業“前期手續辦理難、辦理周期長”問題,一方面提前介入,積極幫助企業挖掘自身潛力,指導編制可轉移能源消費量審核報告;另一方面做好政策解讀,優化流程,靠前服務,在項目受理、組織評審、出具意見各個環節均最大限度縮短時限,進一步提高節能審查效率,幫助企業節約時間成本。據統計,1-9月,我市工信部門共幫助實施技改項目節能審查12項,推動企業投資超過40億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下一步,市工信局將突出轉型升級,聚焦項目規模、聚焦重點產業,彰顯“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的鮮明導向,深入挖掘節能潛力,持續提升工業能效水平,逐步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讓天藍水清成為淮安的主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