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掀起學習宣傳憲法的熱潮,我市在全市部署開展八項主題宣傳活動,牽頭開展十項市級層面重點項目,明確33家重點單位70項工作任務。
一是“八大主題”覆蓋全市各個層級。圍繞鄉村、社區,深入群眾生活場景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活動,全市國家級、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帶頭開展,村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掛鉤幫扶村的單位、文藝團體等開展憲法宣傳、法治講座、法治文藝等活動。圍繞企業、校園,發揮行業特色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活動,實施“法潤淮商”行動,開展法治體檢,收集法治需求,切實推進解決困擾企業的法律難題。組織全市中小學開展“國旗下講憲法”,組織各大中專院校開展法治文化活動。圍繞網絡、屏幕,實現線上線下宣傳互動,線上政務APP、微信、微博、網站、抖音等平臺至少開展兩次憲法內容宣傳,各執法司法至少開展一次線上典型案例宣傳,線下公交、有軌電車移動屏、戶外電子顯示屏、樓道LED屏等集中展播優秀“憲法公益廣告”和“12·4”宣傳標語。
二是“十大活動”示范引領造濃氛圍。市級層面突出“展覽、競賽、互動、評選”等關鍵詞創新開展十項活動,在全市發揮牽頭引領作用。開展“周恩來與法治”展覽、“法潤淮商 共創共贏”主題書畫展、全市優秀法治文化作品展播等活動,發揮紅色法治文化、法治書畫、法治動漫、法治微視頻等以古鑒今、以文化人的“法潤心田”作用。開展中國普法微信公眾號每日答題、“第五屆黨員學憲法學黨章考法律活動”暨全民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在全市培育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法律素養的良好氛圍。開展憲法“零距離”網絡直播、“你提我答”普法“金點子”征集、全市憲法陣地“直播+打卡”等互動活動,將學習憲法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指尖”生活,形成法治生活新風尚。開展全市優秀法治課件評選、全市“百佳法律明白人”評選活動、2022年全市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等活動,選樹先進典型,拓展普法思路。
三是“清單任務”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發揮法宣辦的統籌職能,細化憲法學習宣傳工作方案,進一步壓實“誰立法誰普法”“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對涉及到全市面上的憲法學習宣傳活動,落實到具體的聯合開展單位,確保分工明晰,任務明確。對涉及到行業區域的憲法學習宣傳活動,落實到具體的行業管理、指導單位,幫助理清宣傳思路,明確宣傳目標。對于具有公益普法職責的相關單位部門,落實完成的時間節點、內容要求,確保憲法宣傳不打折扣。對于提供憲法學習宣傳服務的相關公共場所,明確其支持、配合、服務內容,確保全市憲法學習宣傳環節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