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5日淮安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淮安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淮安區代表團朱書文等10名代表提出的“關于建立重特大項目建設保障機制的議案”、開發區代表團韓高峰等11名代表提出的“關于完善重特大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加快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議案”、金湖代表團顧善群等11名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大重特大項目招引力度的議案”,綜合形成“關于強化工業重特大項目招引帶動先進制造業加速發展的議案”,并作為本次大會議案,交由市人民政府辦理。
會議認為,重特大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和推動產業升級的“發動機”,而發展先進制造業則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發展動能、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創新構建“333”主導產業“六個一”生態,持續深化重特大項目攻堅,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一措施、兩辦法”,形成“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的濃厚氛圍,實現百億級制造業項目招引歷史性突破,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會議指出,當前,我市仍處于工業化發展中期、現代化建設的探索起步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現階段的主要矛盾,項目招引特別是工業重特大項目招引攻堅突破不足仍是發展的最大短板,實現工業重特大項目招引的持續突破、加快先進制造業發展是當前推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首要任務。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支持蘇北地區發揮優勢,努力實現跨越趕超”的新要求,市第八次黨代會確立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新目標,市委八屆二次全會提出“三個跨越趕超”的新任務,為貫徹落實省市委決策部署,進一步筑牢發展支撐,建議強化工業重特大項目招引,帶動先進制造業加速發展。
會議要求,市人民政府應著力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聚力聚焦,加大項目招引力度。發揮主要領導“一號招商員”示范作用,瞄準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圍繞產業鏈招商、招才引智等主題,舉辦多場綜合性投資環境說明會,市縣聯動開展精準招商。發揮品牌招商活動引領作用,精心辦好食博會暨首屆金秋經貿洽談會、臺商論壇、淮河華商大會等活動,主攻世界500強、全國百強、大型央企、行業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吸引更多央企國企、行業龍頭企業來淮洽談投資。發揮專業招商團隊優勢力量,推動省級以上開發區組建招商集團公司,依托駐京、滬、寧、深辦事(聯絡)處增掛招商局牌子,創新探索基金招商,強化以商引商、“以僑架橋”,形成千軍萬馬抓招商的生動局面,實現全年協議引資額超3000億元、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00個、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0個的目標。
二是提速提效,加大項目攻堅力度。強化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全面落實重特大項目攻堅實施方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文件,以重特大項目攻堅為引領,推動先進制造業基礎再造、轉型升級。加大考核力度,將項目招引、開工、竣工、實際有效投資等指標作為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的重要內容,發揮獎勵激勵導向作用,造濃項目攻堅氛圍。完善推進機制,實行月初一通報、一月一會辦、一季一點評、半年一觀摩、全年一考核,通過月度通報預警、季度點評授旗、半年觀摩拉練、年度考核獎懲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鼓勁加壓,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健全管理機制,建立重特大產業項目庫,對項目簽約、手續辦理、開工建設、竣工驗收、產出質效等環節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督查提醒、壓實責任。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推動中天鋼鐵鋼簾線、臺華新材料等在手大項目全面開工,推動慶鼎高密度印刷線路板、天鵬鋰電池等項目竣工投產,確保390個市重大產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培育特色產業,加快打造綠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四大千億級主導產業,著力培育10個重點制造業集群,以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為引領,推動現有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成為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
三是優配資源,加大項目保障力度。集中全市最優資源力量,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土地方面,加大閑置土地處置盤活力度,縣區園區加快儲備500畝以上集中連片工業用地,對投資5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用地實行全市統籌調度。金融服務方面,加強與知名創投機構的合作,引導銀行機構增加制造業貸款,發揮產業投資基金作用,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能源保供方面,多措并舉幫助煤電企業紓困解難,科學布局新能源項目,進一步降低企業水電氣熱成本。環境容量方面,鼓勵企業出讓富余排污權,為優質大項目騰出更多發展空間。人才支撐方面,深入推進“333”產業人才集聚行動,促進大學生留淮返淮就業創業,加快打造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隊伍。協同配套方面,引進培育高水平制造服務供給主體,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檢驗檢測、品牌運營等服務,科學布局主導產業關鍵工藝處理設施,提升先進制造業協作配套水平。
四是優化環境,加大項目服務力度。進一步擦亮101%服務品牌,傾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務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健全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掛鉤幫扶制度,常態化辦好“黨政親商會”,定期聽取會辦企業困難問題,完善營商環境投訴處理機制,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大普惠金融領域信貸投放,提振企業信心、穩住市場預期。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賦能,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步伐,設立創新發展獎,高水平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進一步深化開發園區“去行政化”、人事薪酬制度和“放管服”集成改革,全面推行重大項目“拿地即開工”,健全以畝均效益為核心的企業綜合評價機制,充分發揮開發園區經濟發展主引擎作用。
此項議案的實施情況,由市人民政府向下次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報告。市人大常委會對議案辦理工作應加強檢查,督促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