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2021年市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專題 項目進展
教育教學減負是淮安生態文旅區落實“雙減”工作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該區在校園減負方面做足文章,強化“三步走”,切實給老師“松綁”,學生“減負”。
需求調查提高減負實際效用。轄區各學校利用家長微信群、家訪、家長會等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廣泛開展調查問卷,充分了解所在班級學生個性特長及多樣化學習需求,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征求家長對于學校課后服務的意見建議,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學生自愿參加課后服務。學校基于調研情況落實課后服務“一校一案”,全面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優化服務設計,每周每日合理編排服務計劃,堅持“抓基礎”和“促提升”雙管齊下,一方面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一方面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達到在不同學校服務模式下作業輔導和特色課程活動兩項服務內容均衡兼顧,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提高課后服務的參與度。
過程管控保障減負落實落地。以兩小時規定服務時長作為推動校內減負的重要抓手,結合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每天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每天不超過90分鐘等要求,強化服務供給,聚焦課業輔導和特色活動,并結合校情實際分階段實施。在課業輔導上,明確“書包減重”目標,優化作業管理,建立健全作業監管機制,制定和完善作業管理細則,定期開展作業公示和批改檢查,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協調,合理確定各學科作業比例結構,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各校形成基礎性、綜合性和拓展性作業等不同層次有效配合銜接的類型和形式。嚴控不同學段作業總量,確保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在特色課程活動上,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有效實施各種課后育人活動,以多樣化社團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精心組織開設武術、器樂、舞蹈等各類藝體科技社團以及“語文天地”“數學廣角”“快樂英語”等項目化興趣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發揮用好教師和志愿者優勢特長,并邀請專業老師授課,學生走班與教師輪班相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相融合,全力推動實現藝術鑒賞、審美等能力素養提升,深受家長好評。另外,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區屬小學均提供延時托管服務,由學校集中安排,統一管理,新城開明等三所中學均在秋季學期開始后開設晚自習,以針對性輔導鞏固學生學科知識習得。
多方反饋推動減負持續優化。區屬各中小學對“雙減”實施以來學生完成作業、學校課后服務等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各校教師積極組織開展“雙減”背景下的教學研討活動,切實做到不減責任、不減質量。建立評價反饋機制,定期主動面向學生、家長開展服務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學校是否嚴格執行作息時間規定、是否提前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是否實行考試等級制等,根據調查結果,實行動態調整,及時查漏補缺、整改完善,家長普遍關心的諸如秋冬季節室外活動學生保暖、放學交通管理等問題,通過采取調整課后服務時間、升級路燈照明設施等措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