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2020年市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專題 2020年十件實事
(一)實現縣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
一、目標任務
實現縣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
二、序時進度
一季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建設全覆蓋;城市街道、社區規劃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完成50%。推進各縣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門機構。已建成文明實踐陣地的地區常態化開展活動,重點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
二季度:實現各縣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全覆蓋。推進縣區設立專職機構。各縣區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重點在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等傳統節假日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三季度:實現縣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平臺、機構人員、志愿活動、運行機制全面建立健全。對各縣區所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全面督查,查漏補缺、督促整改。開展好暑期志愿服務、開學季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四季度:組織開展國慶節、重陽節、國際志愿者日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綜合驗收評估。
三、資金安排
總投資約6811.44萬元,由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籌集。其中,清江浦區1000萬元,淮安區800萬元,淮陰區390萬元,洪澤區1260萬元,漣水縣380萬元,盱眙縣777.94萬元,金湖縣650萬元,淮安工業園區95萬元,淮安生態文旅區1348.5萬元,蘇淮高新區110萬元。
四、責任分工
1.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負責統籌協調、業務指導、督查推進、總結提升等工作,負責組織理論宣講活動。各縣區政府、相關園區管委會具體負責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組織開展相關活動。
2.協辦單位:市教育局負責牽頭組織教育服務、實用技能培訓。市文廣旅游局負責牽頭組織文化服務、開展文化活動。市科技局負責牽頭組織科技培訓、知識普及和指導。市衛健委牽頭組織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和義務診療。市體育局負責牽頭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其余單位按照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職責開展工作。
(二)維護、更新、提升城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新改擴建27片社會足球場
一、目標任務
維護、更新、提升城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11個主題體育公園和57個鄉鎮健身園。新改擴建27片社會足球場地。
二、序時進度
一季度:開展項目選址,制定建設方案。
二季度:開展招標采購,完成場地基礎建設。
三季度:完成社會足球場建設,為主題體育公園、健身園安裝健身器材。
四季度:對項目進行綜合評估驗收。
三、資金安排
總投資2719萬元,其中建設主題體育公園和鄉鎮健身園投入約1295萬元,新改擴建社會足球場地約1424萬元,由市財政從體彩公益金中安排。
四、責任分工
1.責任單位:市體育局負責制定方案、組織實施、跟蹤指導、督查推進和績效評估等工作。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做好項目場地規劃和基礎設施、景觀提升等工作。
2.協辦單位:市發改委、自然資源局負責規劃選址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資金撥付、使用監督等工作。
(三)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一、目標任務
送戲下鄉進社區600場(次)。其中,送戲下鄉448場(次),開展大運河水上戲曲非遺項目展演152場(次)。組織市、縣區100個文化團隊結對幫扶1000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站點,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1萬場(次)。
二、序時進度
一季度:完成送戲下鄉80場(次),大運河水上戲曲非遺項目展演25場(次),編制團隊結對子和公益性文化活動計劃,完成3000場(次)公益性文化活動。
二季度:完成送戲下鄉144場(次),大運河水上戲曲非遺項目展演51場(次),完成2000場(次)公益性文化活動。
三季度:完成送戲下鄉80場(次),大運河水上戲曲非遺項目展演25場(次),完成3000場(次)公益性文化活動。
四季度:完成送戲下鄉144場(次),大運河水上戲曲非遺項目展演51場(次),完成2000場(次)公益性文化活動。
三、資金安排
總投資1180萬元。送戲下鄉180萬元,通過向上爭取籌集。公益性文化活動1000萬元,其中通過向上爭取、自籌和向社會募集等方式解決200萬元,其余由縣區籌集。
四、責任分工
1.責任單位:市文廣旅游局負責統籌協調,做好方案制定、任務分解、督查推進、任務考核、向上爭取、組織實施等相關工作。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2.協辦單位:市財政局負責按時撥付上級補助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