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縣成集鎮條河社區,村民一戶一宅的新江淮建筑風格小樓,白墻黛瓦,十分漂亮。“現在我們都住上小別墅了,每家還能分到一分小菜地。”“村里規劃了千畝食用菌產業園,我們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上班,一天有大幾十塊錢收入呢。”……日前,在與村民的交談中,記者切身感受到他們滿滿的幸福感。
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是發展所需,也是群眾所盼。去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將農房改善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牽引性、基礎性、標志性工程,作為2019年市委“6+1”和市政府“十件要事”之一重點重抓,共實施農房改善項目102個,可改善農戶44139戶,其中1.7萬戶農民住房條件已得到實質性改善。
在農房改善工作中,我市結合入戶調查情況和鎮村布局規劃,按照“鼓勵進城、引導入鎮、尊重留村”原則,優先推進新型城鎮化,大力引導農民進城入鎮居住,通過增加農戶進城購房補貼、采取“大產權房”安置、完善基礎設施與功能配套等方式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優先實施脫貧攻堅,加快改善低收入農戶的居住條件,出臺政策鼓勵各地突出扶貧開發重點片區的鎮村、經濟薄弱村和其他低收入村,加大整村、整鎮推進力度。優先推進農村危房和“空關戶”改造,全面完成省定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危房改造1410戶的任務。
淮陰區劉老莊鎮雙莊村原地處三縣四鄉邊界,位置偏、交通難,為省定經濟薄弱村,目前該村實施整村搬遷,搬到集鎮安置,家家住進了新樓房。記者隨機來到一棟樓房的二樓,這是村民劉延兵的家,只見三室兩廳的房子裝飾一新,寬敞明亮。“以前全家擠在兩間小瓦房里,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不但干凈寬敞,而且水電氣齊全,日子過得不比城里人差!”劉延兵感慨道。據了解,劉老莊鎮18個村,有9個通過整村搬遷,改善了群眾的住房條件和生活條件,預計2022年前,該鎮農戶全部實現住房條件改善。
“九里花園”是金湖縣的農房改善重點項目,由金湖縣國有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代建。2019年6月,在項目開工前,工程方收到了縣農發行發放的首筆1億元融資貸款。“我們對項目的規劃、立項、用地審批等進行申報,最終農發行批準貸款2.35億元,1個月內就給我們放款1億元,解決了項目的啟動資金問題。”金湖縣國有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經理王文勤說。
改善農民住房條件,“錢從哪里來”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市在用好用活省級專項資金、土地政策收益的同時,5年將累計安排市級農房改善專項資金2.5億元,用于市級示范項目和優秀規劃設計方案獎補,集中打造一批“高顏值”示范項目。我市制定出臺《淮安市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市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調度省級專項資金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督跟著資金走”原則,確定專項資金使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該做法得到省財政廳充分肯定并在蘇北其他四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