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淮安段)規劃建設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挖掘打造亮點,建成“中國漕運文化核心展示區、江淮生態文旅經典體驗區、運河保護開發綜合示范區”,努力展示淮安“運河之都”風采。
持續發力、聚焦打造里運河文化長廊。加快推進漕運城和板閘遺址公園建設。對目前的里運河文化長廊兩端進行適當延伸。對具有遺產價值的地段,進行不同程度的標識、修復與重建。
深入挖掘以馬頭為中心的清口水利樞紐遺產資源。在考古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系統的遺址標識,對運口轉水墩及運口以下U字型河道適當修復。修建、連接通向重要遺產點的道路,形成通暢的便于觀覽的路網。建設中國河工博物館。
全線保護洪澤湖大堤,依法依規開發利用大堤水文化。馬頭鎮區南側、高家堰北端的圈堤,要重點進行系統保護和標識。石工頭被拆除用以修建清江浦城地段,其兩端要進行詮釋和標識。高堰關帝廟遺址要進行科學保護和標識,太平引河及救生樁遺址可進行適當旅游項目開發。周橋大塘、林家壩、信壩、五里牌和禮字壩大塘要進行系統標識。
突出重視我市境內的隋唐宋大運河。隋唐宋大運河兩個最關鍵的節點——末口和汴河口,要盡早給予重視和重申遺產點。加快推進泗州城遺址的揭示,對龜山運河口及其附屬設施進行標識、整理與重建,彰顯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