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關于加快推進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摘要)
淮安市人民政府
去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指示批示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精神,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推動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統籌做好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大運河文化帶淮安段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堅持統籌謀劃推進。市委市政府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列入重推重抓的“6+1”大事要事,在全省率先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相關部門以及大運河沿線縣區主要負責人參與的工作機制。先后召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調研成果匯報會。通過積極爭取,清口樞紐遺址、運河博物館等項目納入國家規劃,洪澤湖大堤、清江大閘、總督漕運公署遺址、板閘遺址等項目入選省級規劃。按照“兩規合一”的要求,啟動《淮安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通過省級層面專家的評審。
二、堅持保護傳承并舉。建成大運河(淮安段)監測預警平臺和遺產檔案數據庫。馬頭鎮古民居修繕、龜山遺址保護展示等工程建設完成。清晏園修繕工程、周橋大塘石工墻搶險加固工程獲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通濟越閘遺址展示、順黃壩遺址展示提升、里運河南段河道整治等工程計劃書編制完成。深入挖掘大運河淮安段特色文化內涵,鼓勵引導運河題材文化藝術精品創作,制作完成《千年漕運》專題片,實施《大運河口述史》影像數據庫項目。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主場活動,精選運河沿線8?。ㄊ校?60余項省級以上非遺項目集中展示,網絡點擊率超千萬人次。
三、堅持重抓項目建設。將京杭大運河及相關陸域納入生態紅線范圍進行管控,深入實施京杭運河“三改二”及非法碼頭專項整治等工程,編制完成《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發展實施方案研究報告》,與省交通運輸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認真落實運河河長制,沿線濱河大道建成通車,運河兩岸交通微循環以及公共服務配套能力得到提升。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設立淮安市大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基金。
今后,市政府將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為指引,搶抓國家和省規劃綱要實施重大機遇,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淮安段建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
一是以保護傳承為根本。做好遺產保護。做亮文化傳承。做強宣傳推廣。
二是以文旅融合為支撐。推進重點項目。強化以旅彰文。培育特色產業。
三是以綠色發展為底色。推進生態修復。推進綠色水運。推進設施建設。